听!全国“两会”上的苏大声音
精彩推荐
3月11日,随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胜利闭幕,2022年全国“两会”顺利结束。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认真履行代表委员职责,通过新闻媒体将建议提案中的思考传播出去,在全国“两会”上发出了苏大人的声音。
两会期间,熊思东代表、吴德沛委员分别接受了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新华日报、苏州日报等国家级和省市级媒体的采访,现转发部分报道。
★
★ ★ ★
★
《光明日报》
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代表: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高校在加强基础研究和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责无旁贷,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
高校应主动对接科技创新主战场,推动学科发展与未来科技布局相一致、与重大创新方向相匹配,打造集原始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全链式创新生态系统,重点组织、系统推进原创性突破。通过深化校地、校企融合共生,促进创新主体协同、创新要素流动以及创新资源共享,共同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提高成果转化成效。
人才是高校科技创新的主体,当前要重点解决创新主体在传统科研模式中能力不足与创新意愿不强的问题,实施精准评价和差异化评价。首先,评价要注重实现人岗匹配、人事相宜,让最合适的人承担相应任务,加大对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团队的支持和激励力度;其次,评价要动态看待科技人才个体的成长和变化,有效激励人才在能力和业绩方面持续提升;最后,评价要有战略观,鼓励十年磨一剑,建立代表作制度。
向上滑动查看
《中国青年报》
客户端
熊思东代表: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贴心人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带着围绕“构建孕育‘大先生’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持续加强疫情下海外留学人员关心关爱工作、加快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条建议来到北京。
此前,学校每年寒暑假,是他最为忙碌的时候,为了真正了解老百姓想什么、盼什么,他深入政府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开展专题调研,进行面对面座谈与交流,持续围绕“双一流”建设、地方高校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生育政策等国计民生问题建言献策。
过去5年,熊思东相继提出《关于全面放开生育的建议》《关于加强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障的建议》等建议。今年,他提交了一份《关于提升年轻育龄夫妇生育意愿的建议》,应对人口发展转折性变化,切实减轻家庭的生育、养育、教育等成本,尤其注重提升年轻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
作为来自教育一线的人大代表,熊思东更加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2018年11月,熊思东在《关于优先发展高等教育助推长三角一体化的建议》中提出,在长三角高等教育现有基础和条件下,探索建立“长三角大学区制”,深入推进高等教育一体化。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被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的22项重点督办建议选题。目前,苏大未来校区落户吴江并实现首期正式启用,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第一个大学校区。
作为免疫学专家,熊思东时刻关注疫情的发展态势。他广泛深入调研,及时对疫情防控提出意见和建议。他指导苏州大学科研团队围绕新冠病毒检验、药物研发、消毒消杀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他讲授的疫情防控公开课在抖音、微博等多家平台直播,累计超100万人次在线观看。
熊思东积极关注“后疫情时代”社会发展,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储备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关于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建议》,希望国家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加大力度,利用“应急+医学”“法学+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代表工作无小事,代表责任重如山。身为人大代表,要牢记人民关切,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倾情尽力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贴心人。”熊思东说。
向上滑动查看
《中国教育报》
2022两会E政录
新一轮“双一流”,高校如何乘势而上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更新公布,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专门提出“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高校怎样抓住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契机,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3月8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陆亭,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融媒体访谈直播间,就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展开深入探讨。
记者:对于高校来说,“多元评价”和“分类特色发展”意味着什么?
熊思东:多元评价意味着一所学校要注重心怀“国之大者”和“责之重者”,不要把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一些狭小的范围里,更重要的是要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使命出发,以多元的资源、多元的数据以及采取多元的参数来评价教育教学活动,来评价大学的办学方向。
分类建设是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特点。在分类建设中,必须清晰、明确、准确地定位我们的学校属于哪一类、我们的特色是什么,未来的增长极和发展方向又是什么。
记者: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首次明确提出“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也表示,“双一流”重在建设,学科为基础。在您看来,高校如何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把握一流学科的内涵?
熊思东:“双一流”建设的根本内涵,是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来促进一流大学的发展,培养适应当下、引领未来的人才。建设一流学科,一是要瞄准国际前沿并服务于国家的重大战略,同时拥有很好的学科基础以及具有发展前途的学科方向。二是要拥有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拥有一批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的“大先生”。三是要有助力学科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教育教学的条件、科学研究的条件、服务社会的平台和抓手,以及在传承创新文化的同时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大平台。
记者:在促进“双一流”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上,高校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熊思东:“双一流”建设应该调动多方积极性,尤其是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加大中央和地方对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支持,对建设好“双一流”大学十分重要,而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对于“双一流”建设国家层面的战略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关键是大学要有作为,要通过自身的作为获得各级政府、社会各阶层的支持。苏州大学所处的江苏省和苏州市给予了学校发展很大的支持,学校也一直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定位过程中,应该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同时也要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总的来说,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既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又要服务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求得支持,同时找到自己的定位、形成自己的特色,进而迎来建设高峰的时刻,成就一流大学建设。
向上滑动查看
《中国教育报》
两会E观点
代表委员谈
全国人大代表熊思东:减轻家庭的生育、养育、教育等成本
中国科学报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以学术特质推进高校分类建设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有两个“模糊”之处。一是模糊了身份,不再以高校身份为主,而是以第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成绩、基础为目标进行建设;二是模糊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统称为“双一流”建设。
此外,还有两个“清晰”。一是清晰了总体目标,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二是清晰了统筹推进、分类建设。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一个重大特点是总结第一轮经验,在总体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强调特色和分类的原则。高校的分类建设目前尚在探索过程中,其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基于什么要素进行分类、分类是看重过程还是结果导向等。
“双一流”建设应搞清分类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在我看来,这次分类建设更侧重高校的学术特质和学术水平,而不再基于历史出身,例如,是出身原“985工程”大学、原“211工程”大学,还是出身于中央部委直属大学,甚至是研究型大学。
是什么决定一所高校的学术特质?学科是反映学术特质的一个要素。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模糊了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却肯定了以一流学科为基本抓手建设一流大学,也正说明没有学科谈不上一流大学。
第二个要素是学术影响力。一所高校的学术影响力的大小,在于它在某一或某几个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开拓作用,在于它对他校和他人的学术引导性,在于它在学术方向和判断不确定性时的压舱作用,更在于它对学术价值的评判和批评的能力。
怎样避免单一指挥棒带来的问题,让各类学校各得其所,这涉及的是评价体系。在“破五唯”的问题上,如果我们把高校分为发展特别好的高校、发展居中的高校,以及相对而言发展不够好的高校这三类,后两类还没有“富有”到“顶天立地”。
所谓用单一指标就能衡量的高校更多是第一类,而后两类多半是要采取综合性评价。比如,在后两类中出台代表作制度,教师们就会讨论,究竟什么可以作为代表作?国家级项目、国际有名的专利……虽有但寥寥无几。最后,只能出台综合性评价,既要看学术论文,也要看科研成果,还要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的评价标准虽有改进,但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评价标准仍然呈现两个特点:一是一致性较强,差异性不大。二是看重对存量和增量的考查。在增量方面,虽然考虑了可成长性和提升度,但总体还是看重存量、体量。
怎样能在坚持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发挥各校优势和特色,使其各有舞台,这些问题不解决,会让高校发展陷入困惑。下一步,“双一流”建设更应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
向上滑动查看
科学网
熊思东代表:建立国家层面的师资博士后制度
当前师资博士后制度缺乏政府部门明确定位、社会对师资博士后认同感低、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尚待解决。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告诉《中国科学报》,应建立国家层面的师资博士后制度,修订《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将师资博士后纳入国家统一管理范畴。
师资博士后制度对增加高质量师资数量、提升青年教师学术水准、激发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提高了高校人才选聘的灵活性,解决现行人事管理体制中人员“能进不能出”的弊端,又提升了新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岗位胜任力,还为现行博士后制度增添了新的活力。“应将高校师资博士后制度规范化、制度化,解决做大做强高校青年人才的‘蓄水池’。”熊思东说。
具体而言,他建议,设立师资博士后基金,并纳入到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进一步加大对师资博士后科研支持力度,开展基金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工作。
建立共同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地方政府、高校三方积极性,建立国家、省、市、设站单位经费分级投入保障机制,多元筹措经费,对进站和出站工作师资博士后给予有吸引力的补助。
简化师资博士后入职程序,在保证师资博士后质量的前提下,对于非师范专业的师资博士后实行“两证合一”政策,既有博士后出站合格证,也有教师入职证。
完善师资博士后保障激励机制,师资博士后在站期间参照常规的教师管理体系,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与高校新入职事业编制博士教师享有同等待遇,设站高校应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加强人文关怀,增进师资博士后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建议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博士后公寓房建设,给予师资博士后优租房和优购房的申请资格。
向上滑动查看
新华网
熊思东: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智改数转” 提升高校核心竞争能力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与新华网独家连线时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把“智改数转”作为下一阶段我国高校“新基建”的核心内容,作为高校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保障。
当前高等教育基本建设已进入全面升级的“新基建”阶段,“智改数转”是其重要内容,其核心是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融合程度和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智能化,重塑大学形态。
熊思东介绍,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强调以教育“新基建”壮大新动能、创造新供给、服务新需求,对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对于实现教育数字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熊思东指出,在高等教育“新基建”推进过程中,目前仍面临三方面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的行动指引,缺乏适应当下、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二是缺乏可参比的建设标准指引,各级政府、各类学校仍然以自我为主,由此形成新的“孤岛”;三是缺乏融合,网络平台资源建设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没有实现有效衔接。
对此,熊思东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把“智改数转”作为下一阶段我国高校“新基建”的核心内容,作为高校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保障,制定统一的“智改数转”标准,避免解决一所高校问题的同时,出现新的“孤岛”现象。要增大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快制定本地区高等教育新基建实施方案,加强统筹协调,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高校“智改数转”,遴选一批高校开展试点工作,加大支持力度,让高校“敢转”“愿转”“会转”,形成“雁阵效应”,带动高等教育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要保证人才供给,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鼓励高校积极培养适应高等教育“智改数转”的相关人才。
熊思东还建议,要推动校企合作,鼓励高校借助ICT企业力量,优化升级教育信息网络基础环境,打造集创新资源集聚、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于一体的“互联网+教育”生态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挥教育强大的辐射功能,赋能城市、行业数字化发展。要推进智慧治理,建设国家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打破数据孤岛,提升高等教育数据治理能力,鼓励高校探索选人用人新机制。同时,关注信息安全,建议政府、高校和社会加强协同,围绕技术的更新和迭代,共同制定高校关于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相关制度和规范。
向上滑动查看
澎湃新闻
熊思东:完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激励更多教师成为“大先生”
“面对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师要成为大先生’的要求,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划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力争产生更多拥有大格局、大情怀、大志向、大学问、大作为、大影响的‘大先生’。”3月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处获悉,其将向“两会”提交《关于构建孕育“大先生”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的建议》。
熊思东称,百余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不同时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大先生”,他们都是人格、品德、学业上的为人表率者。在他看来,“大先生”产生和涌现,不仅取决于某项特殊政策的制定或某项特定措施的实施,更重要的应建立和完善“大先生”产生和涌现的生态体系。建议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激励更多优秀教师有志、更有机会成为“大先生”。
具体而言,一是建立多方参与的支撑体系。要产生新时代的“大先生”,就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研究平台和良好的保障条件。建议整合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资源,加大对高校牵头建设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开展新一轮布局时向具备一定条件和竞争力的高校倾斜;建议在省级政府层面设立产学研创新基金,对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特殊奖励。
二是建立多元融合的创新体系。建议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在科研经费使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收益等方面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三是建立开放包容的学术体系。建议建立容错机制,持续减少各类过程性评估、检查、抽查、审计;建议取消高校职称评审指标限制和岗位聘任年龄限制等,防止学术浮躁,鼓励教师十年磨一剑、心无旁骛向“大先生”进发。
四是建立导向明确的激励体系。建议设立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如设立国家年度教师奖、教师国家成就奖等,可以参照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具有国家象征意义的人民大会堂举行颁奖仪式,表达对教师个人和职业的尊重与赞扬;建议对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的情况加强督促检查,并纳入“双一流”建设绩效评价和高校相关考核,让人才称号真正回归荣誉性、学术性。
五是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大先生”绝对不是“填表教师”“报销教师”“开会教师”,建议依靠现代智能信息技术推进“云中大学”建设,加快高校信息化进程,减轻教师不必要的负担,把相对自主的时间还给教师,让他们回归本位,深耕专属领域。
六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破五唯”后要着重解决“立”的问题,做到破立并举,建议更加突出质量导向,实行基于学术影响、价值贡献的代表作评价和同行评价,建立和完善基于信任和民主的答辩、公示、申诉等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安心执教、悉心指导学生的教师得到更多支持和肯定。
七是建立以德立学的思想引领体系。“大先生”要为民族伟大复兴服务,既要有本领更要有方向。建议创新和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和思想引领,引导教师立德树人、崇德尚业。
向上滑动查看
《新华日报》
两会云访谈
回归本源,下好育人“一盘棋”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江苏是科教大省,人才培养问题备受代表委员关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分享来自实践的人才培养“答卷”。
主持人:立德树人是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学校如何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熊思东:我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将立德树人作为苏州大学的立身之本,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魂逐梦”工程为统揽,凝聚领导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四种力量”,实施本科生“成长陪伴”计划、研究生“成才支撑”计划“两个计划”,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具体做法有:创新思政教育载体、配齐思政教育队伍、优化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主持人:大学教育的真正使命是回归本源、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学校如何创新加快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熊思东: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有用之才,路径是回归本源、创新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一直以来,苏州大学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卓越人才,希望学生既具有远大志向、创新精神与全球视野,又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创新人才培养载体,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构建贯通培养机制,完善双创教育生态,推动国际合作育人。我们积极建设人才培养特区,多措并举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尤其是建设文理交叉融合的敬文书院,文史哲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唐文治书院,新工科书院——紫卿书院、智工舍,新医科书院——博习书院,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主持人:如何加强学科建设,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熊思东: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是大学的重要职责。学校以一流学科的原始创新为牵引,以优势学科的聚焦发展为高峰,以新型交叉学科的着力探索为突破,努力构建一流特色学科体系和创新生态,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基础。我们依托一流学科培养研究型拔尖人才,依托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比如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以国家试点学院为试验区,建立健全全链条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据统计,53%以上的苏州大学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院校深造,许多毕业生投身航空工业等国家重点行业。在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移动通信、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加快学科产业对接、产业急需人才培养,学校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面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苏州大学未来校区,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应用学科发展拓展空间,构建“人才培育储备、前沿先导研究、新兴产业转化”三位一体办学格局。
向上滑动查看
《中国青年报》
客户端
全国政协委员吴德沛:为老百姓守好健康之门
“医生是生理上治病救人,政协委员是传达百姓的心声,两者相辅相成,都很重要。”日前,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医生的角色与政协委员的角色恰好身体与思想互补,能够使得相关政策今后能更加落到“点”上,“这也是我应尽的社会责任。”
这些年来,吴德沛一直都很忙,既送医疗服务,同时也搞卫生调研、提政协提案,传达党和政府的医疗卫生政策。
2021年,吴德沛在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下,赴江西省开展卫生“三下乡”活动。
在革命老区,他运用在血液方面的专长,为当地的百姓义诊、到医院查房,还深入上饶、鹰潭两地的医院开展调研,讨论当地医院的学科发展。
吴德沛发现,革命老区的血液病治疗,整体治疗水平较低,造成病人舍近求远去大城市治病。尤其是一些地方高发疾病如地中海贫血,目前在我国两广地区、江西、海南等地均为高发区,患病率由东向西递增,国内中重型地贫患者因为治疗费用高、基层治疗水平不足、患者依从性低等原因,存活率极不理想。
据调查,因为血源紧张,54%的患者曾有异地就医经历,疫情使得这一困境更加突出。部分省份已将地贫纳入门诊特殊病慢性病(门特)范围,但在血源不稳定、患者无法在定点医院治疗的现实情况下,对患者帮助有限。患者普遍认为医疗费用非常重,异地就医报销难是主要原因之一。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吴德沛今年准备提交《关于以地中海贫血为试点,完善地方高发疾病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提案》,以我国南方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发的地中海贫血为试点,建立对于地方高发疾病的医疗保障指导体系。
今年的另一份提案则是关于苏州当地的。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生物科技基础研究和医药原始创新备受重视、生物科技等战新产业加速布局,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箭在弦上。
“苏州工业园区的生物医药是苏州重点打造的‘一号产业’,若将来能够积极组建‘国家生物大分子药物产业创新中心’,以此联合行业内的创新资源、构建高效协作创新网络,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动能有着非常直观的作用。”吴德沛说。
他将在《关于提请国家层面支持江苏苏州创建国家生物大分子药物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的提案》中,积极为苏州创新发展发声。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吴德沛提出了《关于构建“互联网+”医疗实践共享机制 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的建议》以及《关于建立医学专科博物馆,传承好医学历史的提案》,也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回复,互联网医疗已成为我国医疗领域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以“互联网 +”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医疗与健康领域中的应用,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范围。
仅以此次苏州本轮疫情为例,苏城“互联网医院”接诊量翻倍、服务升级,多家医院还开设了医学咨询、慢病问诊复诊、开具药方和配送到家等服务。
在疫情期间,线上医疗服务得到了及时响应和更多保障,这也为互联网医院高效运转积累了成功经验。
2019年两会期间,吴德沛在提案中建议,要加强对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您的提案我们落实得非常好,是2019年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中最大的亮点。”江苏省卫健委于2020年初给吴德沛发来提案反馈信息,2019年江苏全省基层卫生人员年人均工资性收入超过了10万元,年均增长率达12.6%。全省居民两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比例达68.4%,较两年前提高4.4个百分点。2020年结合疫情,苏州血液科学科带头人吴德沛又提出了《加强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建议》,入选政协白皮书“参阅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苏大附一院作为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名副其实的“国家队”,每年也都有实打实的帮扶计划,尤其是在健康扶贫方面。
仅2021年苏大附一院血液科的脚步遍布淮安、漳州、宜春、上饶、鹰潭,形式也多种多样,去淮安查房指导、去南昌公益义诊,与新疆克州人民医院远程宣教。
在血液病领域方面,国内开创了规模最大的血液重症病房,满足血液急危重患者需求,2021年抢救成功率96.7%,治愈好转率98.6%。
学科年门诊量10万余人次,设立急性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瘤、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等专病门诊10个,每月开展疑难病例MDT(多学科诊疗模式)门诊。
围绕造血干细胞移植优势技术开展目标管理,2021年移植例数达1014例,“苏州模式”精准施策,造血干细胞移植数据库总量突破7000例,移植例数全球前列。
“我希望将来不仅能够带领血液科在医、教、研方面创新发展,还能够继续在委员履职方面,从更为广泛的层面,深入群众,帮助百姓。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吴德沛表示自己将继续为老百姓守好健康之门。
向上滑动查看
中国江苏网
我们一起向未来︱健全医疗体系,为群众守好“健康门”
临床用血紧张,一直是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关注的话题。在40余年血液病临床经验中,吴德沛对患者所需、医生所急有着深刻体会。“以苏州血液科为例,85%的病人来自全国各地,按当时规定不能跨区域用血,献血源不能自由流动,血量的紧张可想而知。”2018年,吴德沛提出壮大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建立跨区域血液调拨机制,便得到了积极响应。“以苏州为例,目前已与5市建立血液调拨机制,临床用血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建设健康中国,既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得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为破解临床用血紧张难题,吴德沛坚信全民义务献血教育是关键一环。“加大献血的动员力度,得和大众普及献血无碍健康。”2021年,吴德沛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医学专科博物馆的提案,建议将党建、医学历史、医学知识融为一体,让博物馆成为医学科普教育基地。
去年10月,中国血液学博物馆落地苏州。“血型如何遗传?为什么血是红的?博物馆不仅向群众普及相关专科知识,也能系统呈现通过医学发展史,让后人在传承中创新。”吴德沛说。
向上滑动查看
《现代快报》
履职风采 | 吴德沛委员:希望家门口的好医生越来越多,让百姓少跑路
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察民情、纳民意,肩负使命,履职尽责,也成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的日常工作之一。2 月 17 日,吴德沛委员接受了现代快报记者的采访," 不少患者因为家门口没有好医生,耽误病情,失去了最佳时机,因此,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是我长期关注的重点。"
2021 年,吴德沛在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下,赴江西省开展卫生 " 三下乡 " 活动。在革命老区,他运用自己在血液方面的专长,为当地的百姓义诊、到医院查房,还深入上饶、鹰潭两地的医院开展调研,讨论当地医院的学科发展。
吴德沛发现,革命老区的血液病治疗,整体治疗水平较低,造成病人舍近求远去大城市治病,当地科室开展诊疗工作比较困难的现状。" 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基层尤其是边远地区卫生人员的待遇,扩充基层卫生人员的数量,并提高其水平。" 吴德沛认为。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名副其实的 " 国家队 ",回到苏州之后,吴德沛立即拿出了实打实的帮扶计划,来提升当地的血液病服务能力,建立了当地医院血液科和专科医生的互动机制,培养老区的进修人员,开展线上答疑问诊平台 ……
在吴德沛看来,通过 " 互联网 +" 行动计划的推进,建立并发展 " 云诊室 ",能够进一步缓解百姓 " 看病难 " 问题。2021 年全国两会上,吴德沛关于构建 " 互联网 +" 医疗实践共享机制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的提案也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回复。他认为,互联网医疗已成为我国医疗领域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以 " 互联网 +" 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医疗与健康领域中的应用,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范围。在 " 互联网 +" 普及推广的大背景下,广大患者对高效就诊、快速诊疗需求日益提高。" 互联网 +" 医疗实践亟待打破现有的限制,推广覆盖范围更广、患者可及程度更高的网络平台,集合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诊疗看病难题。
" 要把医学的新发展、新技术向基层推广,希望能让百姓少跑路,家门口就能看上好医生。" 吴德沛说。
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吴德沛透露,今年的建议是关于罕见病群体的,在我国有近 2000 万罹患罕见病的病人。吴德沛调研发现,有 16 种罕见病的患者在我国面临 " 境外有药、境内无药 " 的困境。此外,13 种罕见病在我国上市的所有治疗药物均未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涉及 22 种治疗药物;其中 8 种药物是对应 5 种罕见病的特效药物,年治疗费用皆超过百万元且需要患者终身维持使用。他认为,解决罕见病高值药物的用药保障,具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时代意义及经济效益,国内生物医药企业也需要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吴德沛建议,可尝试 " 基本医疗保险 + 多层次保障 " 模式,实现对罕见病患者的用药保障。他还建议,强化罕见病患者注册登记制度,以政策为主导推进罕见病药物开发、提升药物可及性,令我国在罕见病药物研发生产中的国际地位逐步增强。
向上滑动查看
《苏州日报》
全国政协委员吴德沛:为国强民富贡献智慧力量
引力播
为国强民富贡献智慧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吴德沛为苏州生物医药发展建言
“我希望将来不仅在医、教、研等方面创新发展,还能够通过履职尽责,在更广泛的领域为国强民富贡献智慧力量。”全国政协委员、苏大附一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在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时说。
这次参会,吴德沛递交了两份个人提案,其中,《关于提请国家层面支持江苏苏州创建国家生物大分子药物产业创新中心的提案》,为苏州高质量发展建言。另一份题为《建议以地中海贫血为试点,完善地方高发疾病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提案,则围绕改进支付方式 ,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等问题为困难群众的就医问题献计。
作为苏州推选的全国政协委员,吴德沛积极为苏州“发声”。近年来,苏州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加快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集聚度最高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人才集聚和技术创新高地。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底,苏州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 4300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 2002 亿元,同比增长 13%,产业规模突破 2400亿元,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超 80 亿元。尤其是在大分子药物领域,聚集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如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基石药业等,有多家创新药企开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平台建设。“这些现状充分表明,苏州已具备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的基础和条件。”吴德沛认为。
在提案中,吴德沛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制约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如科技创新质量水平仍需提高,科技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原创性科学发现和颠覆性技术缺乏,生物大数据应用、新一代基因操作等技术方向研究薄弱,基础研究向产业化转化的效率急需提高等。为此,他建议从国家层面支持苏州创建“国家生物大分子药物产业创新中心”,以此联合行业内的创新资源,构建高效协作创新网络,打造生物医药领域颠覆性技术创新、先进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及高成长型科技企业投资孵化的平台,服务我国生物医药领域亟需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动能。
去年,吴德沛在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下,开展卫生“三下乡”活动,运用专长为百姓义诊,还深入当地医院开展调研。在调研中他发现,革命老区的血液病治疗,由于整体治疗水平低,病人只能去大城市治病,异地报销成为老百姓很大的经济负担。在我国部分地区高发的遗传性血液病地中海贫血,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地中海贫血临床根治的唯一方法,患者普遍认为医疗费用重,异地就医报销难,病人存活率不理想。近日,上海发布的《中国重型β-地中海贫血成人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报告》同样显示,成人地中海贫血患者经济负担沉重,需要获得更多医保保障,并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作为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血液病专家,吴德沛结合自己实际调研情况,通过提案,向国家提出建议,以我国南方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发的地中海贫血为试点,建立对于地方高发疾病的医疗保障指导体系。
向上滑动查看
凝心聚力,把握时代脉搏
认真履责,助力美丽中国
代表委员们深耕专业领域
在两会上发出苏大之声
贡献了苏大智慧
让我们为他们点赞!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科学网、新华网、澎湃新闻、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现代快报、苏州日报、引力播
文字:张文雅
整理编辑:张文雅、齐杭
为他们点赞!↓↓↓